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料专区 -> 遴选 -> 常考题型 -> 案例分析题 -> 正文
遴选材料分析题:整治收视率乱象
来源:尚邦干部培训研究院  浏览次数:5773次  

背景链接

2018年9月15日,导演郭靖宇公开揭露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称其新作《娘道》播出前,某卫视高层要求购买收视率,否则不予播出。导演郭靖宇公开向收视率造假宣战,得到众多业内人士的声援,也让舆论再次聚焦收视率造假现象。针对近期有关收视率问题的舆情和反映,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近几年,随着国内影视剧制作水平提升以及雄厚资本的支持,涌现了一批风靡海内外的“爆款”电视剧,但与此同时,收视造假使得影视行业发展生态恶化,给电视剧持续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尚邦解读

[提出观点]

收视率造假在影视界是一个“陈年痼疾”,电视剧行业也应该拥有专属法律利剑,大力破解收视造假问题,让更多优秀作品顺利亮相、广泛传播。

[综合分析]

一些电影明明质量平平,票房却动辄十几亿。一些电视剧并未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点击量却超出全国人口总和。影视圈,为何总让公众大呼看不懂?其实,这可能是造假惹的祸。

乍看之下,上述乱象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但细细想来,又不难理解。目前,各大卫视每年的广告额都与收视率挂钩。每提高一分收视率,就能多一分广告收入,何乐而不为?如此,广告收入的金额,才能年复一年水涨船高。说到底,经济利益的诱惑是催生购买收视率现象的主因。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诚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文化产品要实现价值,离不开市场的帮助,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这是所有文艺工作者和从业人员应该时刻牢记的原则。应该看到,造假带来的“破窗效应”,已经大大伤害了行业的公信力,主管部门和各地方台不可能认识不到这一点。但问题在于,一些地方台对于提升作品质量兴趣索然,倒是一心想把影视剧市场当成“提款机”,导致种种积弊,进一步恶化了影视圈环境、降低了服务水平。

对策措施

观众放弃对视率的盲目崇拜。寻找电视作品之于荧屏的价值,让好的作品成为权衡与分配利益的唯一标准,纷乱的收视率自然会退居到其该有的位置。

电视业也要正视问题。把腐败基因从行业肌体中全部剔除,让“用作品说话”成为唯一的行业标准,业界与观众才能重新看到真实可信的电视收视率。

资料来源:

北京青年报:斩断操纵收视率的“黑手”

人民网评:不能让所谓的收视率愚弄观众

更多详情请查询:尚邦遴选网(lx.ahgwyw.com)

 

---------------------------------------------------------------------------------------

报名咨询:
尚邦遴选全省统一报名热线:0551-63360013、15375146692(24h)
尚邦遴选官网:尚邦遴选网lx.ahgwyw.com 遴选咨询QQ:3151452247(叶子老师)
报名地址:中国·合肥市金保中心19楼尚邦教育教学基地

 
上一篇: 遴选材料分析题:乡村产业振兴   下一篇:2018年安庆宜秀区广电局招聘人员4人公告

先华教育®·版权所有(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2009-2017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合肥市金保中心19楼  邮编:230001  电话:400-080-2578、18919610596、17354059492
传真:0551-63360013  邮箱:ahgw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