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料专区 -> 遴选 -> 常考题型 -> 案例分析题 -> 正文
遴选案例分析题:整治“低价游”
来源:尚邦干部培训研究院  浏览次数:5833次  

背景链接

近日,有媒体对云南“不合理低价游”问题进行了调查曝光,云南省及大理、保山、德宏有关部门立即做出部署,对相关涉事企业及人员开展调查。其中,涉事旅行社吊销执照并罚款30万,3名出资人列入黑名单,3名导游将被吊销执照并罚款2万元,旅行社法人代表涉嫌强迫交易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并对数家购物企业做出关停或停业整顿处理。(6月18日《新京报》)

[表明观点]

吊销“低价游”旅行社执照,是整治旅游歪风的釜底抽薪之举,通过强力执法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它的可贵之处是,克服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走出了地方保护的怪圈,必将有利于地方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观点分析]

分析低价游的原因:对于相关市场主体来说,法律意识淡薄,在利益驱动下不惜违法违规、破坏交易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执法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也纵容了违法经营的存在;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些游客贪图便宜,不顾旅游产品成本一味追求低价,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低价游的市场需求。

任由“低价游”问题长期存在,不但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市场公平,让游客合法权益失去保障,同时还可能损害整个旅游市场以及相关景区景点的市场声誉和形象,负向外溢效应不可小觑。

参考对策

彻底解决“低价游”问题:

一是监管部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那些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绝不姑息,治密监督网,露头就打,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

二是增强市场透明度,尤其是尽量减少旅行社与游客间的信息不对称,比如可要求在旅游合同中将有无购物、几次购物、购物地点等以清单形式列明,堵塞不良从业者混水摸鱼、玩猫腻的空间。

三是建立不良从业者及从业人员黑名单制,从而加大其违法成本,倒逼市场主体增强知止心、知畏心、知耻心,以防被“红牌罚下”失去上场机会。

四是加强游客对个人旅游权益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消费理性,对那些价格明显低于成本的旅游产品保持警觉。


原标题:“低价游”为何禁而不绝? 来源: 新华网


更多详情请查询:尚邦遴选网(lx.ahgwyw.com)

 

---------------------------------------------------------------------------------------

报名咨询:
尚邦遴选全省统一报名热线:0551-63360013、15375146692(24h)
尚邦遴选官网:尚邦遴选网lx.ahgwyw.com 遴选咨询QQ:3151452247(叶子老师)
报名地址:中国·合肥市金保中心19楼尚邦教育教学基地

 
上一篇: 遴选案例分析题:城市发展与人才发展   下一篇:遴选案例分析题:农村垃圾分类要接地气

先华教育®·版权所有(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2009-2017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合肥市金保中心19楼  邮编:230001  电话:400-080-2578、18919610596、17354059492
传真:0551-63360013  邮箱:ahgwy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