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投入要“有点耐心”
发布时间:2013.07.07  浏览次数:4126次   来源:好仕途遴选

    当前,有些地方走“人尽其用”的极端,过度透支人才,指望“一次投入,百年受用”;有些地方“既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不能给人才干事兴业提供必要的平台、创造宽松条件、提供足够的支持;还有一些地方更是抛开人才成长成才的规律,企图“今天投入、明天见效”。这些“一劳永逸”的做法只会扼杀人才。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如果仅仅把人才投入当作“一次性”投入,而不注重人才的长期培养,事业就会后续无人,发展就会遭受瓶颈制约;谁忽视了人才优先投入,而以利益的zui大化为目标,这样的事业必然缺乏后劲,zui终难免被他人所吞并。

    人才投资是基本投资,是长远投资,不能急功近利,只看眼前。人才不仅是第yi资源,而且是战略资源,要作战略投资,计算长远效益,才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有了钱学森的带动,中国航天工业从此日益兴盛;有了邓稼先的引领,中国便不断向核大国迈进。这些顶尖人才取得事业成就,都经历了多年甚至几十年奋斗,国家也作了持续投入。但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这是效益zui大的投入。因此,领导要对科学家“有点耐心。

    资源终有限,人才可倍增,在人才投入上先一步布局就先一步赢得持续发展的主动。从30年前的2名技术人员到现在的30万研发人才,一年新增一万人才的引才育才速度,造就了深圳的发展速度,也使得深圳牢牢占踞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唱主角的“微笑曲线”高端。这归功于深圳始终把人才优先发展放在第yi位,人才投入持续不断。放眼全球,凡发达地区莫不是在人才投入上先人一步、高人一筹。

    凤飞千仞,非梧不栖。当今世界,“人才是第yi资源”理念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求贤若渴者比比皆是,国家、地区之间的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建设人才强国,不仅要有“梧桐树”,还要造好“梧桐林”。只有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为人才优先发展提供一流的平台、完善的机制、强大的保障和广阔的空间,才能真正形成人人尊重人才、人人可以成才、揽得天下英才的生动局面,人才强国、民族复兴才有坚强保障。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好仕途遴选

微信公众号:ahlxksw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