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关注微博
3月2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孔晓宏表示,皖江示范区建设三年来,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分工日趋合理,产城融合态势明显。
孔晓宏说,2010年初皖江示范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以来,产业承接规模不断扩大,累计引进省外资金8369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7亿美元,分别年均增长36.5%、27.2%;累计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3772个,占全省72%。三年来,示范区产业集聚态势明显,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制造业项目约占示范区承接总规模的60%。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1097.7亿元增加到2181.5亿元,年均增长22.1%,占全省比重达到83.1%;服务业增加值由2428.1亿元增加到3724.3亿元,年均增长11.2%,占全省比重达到66.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加到3962.4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77.8%。示范区各市围绕首位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和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以上。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成19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guo家级6个,占全省一半以上。
三年来,皖江示范区工业集中、人口集聚、产城融合、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显现。截至2012年底,示范区工业化率由44.3%提高到53.1%,城镇化率由48.9%提高到54%,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区面积由715平方公里扩大到831平方公里,约1/3的开发区已成为新城区。 “一轴双核两翼”产业空间布局全面展开,合肥围绕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倾力打造合肥经济圈;芜湖、马鞍山大力推进跨江发展,着力推进芜马城市组群。滁州、宣城在区域合作和集群承接方面重点突破,日趋成为承接苏浙沪产业转移的“先行区”。铜陵、池州、安庆等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工业、现代物流业集聚区。
好仕途遴选
微信公众号:ahlxksw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