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关注微博
材料一
2015年国庆期间,四川游客肖先生在青岛市乐凌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遭遇“天价虾”,点菜时38元一份的虾,结账时被告知38元一只,整盘收费1500余元。肖先生报警后又被相关职能部门“踢皮球”,无奈地“当着警察的面,屈辱地掏钱只求尽快脱身……”此事经媒体报道,严重影响了青岛乃至山东的旅游形象,“一只38元的虾抵消了山东旅游局几个亿的广告效果。”
材料二
长期以来,旅游市场秩序失范已成千夫所指。相当一部分地方旅游市场乱象丛生,欺行霸市、垄断市场、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有的甚至有黑恶势力渗透。继山东青岛“天价虾”后,一些地方“任性”宰客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光。
10月11日,有网友在江苏无锡1881半岛酒店喝下午茶,结账时发现,该酒店的话梅按颗卖,每颗要价8.8元。
10月27日,上海一游客在福建武夷山一家名为“武夷公社”的餐馆吃饭,点菜时被口头告知“48元一份”的麝香肉在结账时变成了“48元一两”。
11月2日,天津游客段先生在湖南长沙泊麓汇餐厅就餐。期间,段先生被服务员告知白开水要8元一杯,无奈之下,花了24元买了3杯白开水。
材料三
“青岛大虾”事件之后,各种段子在朋友圈流传:
车失控了,怕赔不起不敢蹭向劳斯莱斯,只好撞飞了路边大爷手里的一个塑料袋,谁知道里头装的是青岛大虾……
吃饭前,点了几盘8元瓜子,拿过账单一看:61万!是一颗瓜子8块,不是一盘;旁边一个点米饭的休克了,因为米饭3元,不用说也是按粒儿算的……
在青岛要喝青岛啤酒,再点一盘花生米,完了买单,边数瓶子边起身,“老板,几瓶啤酒多少钱?”老板答:“我们青岛人好客,啤酒不要钱白送,我们来数一下花生米。”
材料四
《人民日报》就此评论称,“青岛大虾欺诈”背后是公权力麻痹。文章说:
一旦进入段子横飞的阶段,熟悉互联网传播的朋友就知道,事态已呈病毒式扩散。
正是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导致了事态激化。有欺诈,不可怕,只要有说理的地方,有人正常管事,这事儿就大不起来。怕的就是公权力麻痹,让游客得不到一点儿公共资源的救济,四下无援,周遭冰冷,本来就一腹委屈,能不转化为一腔怒火吗?怒火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并引起共鸣,就会大面积燃烧起来。导火索刺刺燃烧时候你不浇灭,这样的管理能不出事吗?
材料五
“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指出:目前国家旅游局和各地旅游局主要的管理范围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少数领域,旅游景区的行业管理才刚刚开始,但面临着重重阻力。另一方面,各级旅游局又要全面受理旅游者的投诉,多数情况下鞭长莫及,只能靠地方政府出面处理,严重影响了国家和各地的旅游形象。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青岛大虾”事件中最痛心的是旅游部门,但旅游部门想维护游客权益却没有相应职权。加强与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的联动,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是我国旅游业发展要实施“515战略”中的重要一项。多个省级政府也已经考虑建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对行政区域内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旅游综合执法等涉及旅游业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
题目:材料中反映了哪些问题?(200字以内)
“青岛大虾”等“天价”宰客现象出现,一是反映了部分地方旅游市场乱象丛生,欺行霸市、垄断市场、非法经营、欺客宰客、强迫消费,有的甚至遭黑恶势力渗透,旅游市场失序失范;
二是公权力麻痹,面对游客投诉,部分公务人员不善于作为,导致消费者维权渠道不畅;
三是部门职能衔接不到位,权责不清,界线不明,难以形成监督管理的合力;
四是管理方式落后,事中事后监管不足,往往事情发生之后才被动处理。
好仕途遴选
微信公众号:ahlxksw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