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公选遴选复习资料】每日一句习近平用典—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发布时间:2016.11.14  浏览次数:6118次   来源:好仕途遴选

  习大大的话:

  听说有的同学喜欢比吃穿,比有没有车接车送,比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这样就比偏了。一定不能比这些。“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要比就比谁更有志气、谁更勤奋学习、谁更热爱劳动、谁更爱锻炼身体、谁更有爱心。

  ——摘自习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2014年5月30日

  【出自】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释义】

  这首诗系晚唐诗人杜荀鹤所作。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是说面对动荡时局,虽然处境困窘,却能谨守礼道,勤奋修业。句中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居穷”的“穷”指“穷困”,“道不穷”的“穷”作“穷尽”讲。“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两句形成对比,“干戈”借指战争,“礼乐”指儒家所遵奉的道德规范。意思是,故乡虽处战乱,弟侄却能精心研学、修身养德。“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则由人及景,再现了弟侄伏案苦读、砚池笔耕的修学情景。“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既是对弟侄的勉励之词,也是长者的人生感悟。意思是说,年轻时勤奋努力必将终身受益,岁月匆匆,切莫懒惰懈怠,虚度光阴。

  品读全诗,其意也深,其情也真,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习近平同志在民族小学考察时引用这句古诗,教导小朋友们要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他还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勉励青年学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儿童不可能像大人那样为社会做很多事,但可以从小做起,每天都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集体热爱吗?学习努力吗?对同学们关心吗?对老师尊敬吗?在家孝敬父母吗?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吗?对好人好事有敬佩感吗?对坏人坏事有义愤感吗?这样多想一想,就会促使自己多做一做,日积月累,自己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了。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好仕途遴选

微信公众号:ahlxksw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