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关注微博
请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和图—回答1—5题
2008年中国家庭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与2006年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结果比较,消费支出总额从17388元升高到22555元(未考虑价格变动因素),消费结构也进一步改善,作为家庭生活水平标志的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在2008年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细项中,列前三位的消费类型是食品、教育和医疗,分别占总支出的34.0%、11.5%和10.6%。
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消费的总体结构及家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与衣着类)与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所占比重,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情况看,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较快,但家庭消费率总体仍偏低。
图一: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
1.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zui主要的特点是:
A.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总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B.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程度较高,但消费层次存在明显差异
C.家庭消费率总体偏低,消费率随收入提高而边际递减
D.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较高,农村消费发展潜力巨大
2.“图一: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说明: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的比重约占到消费总支出的近:
A.31% B.41% C.51% D.61%
3.由“图一: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可见: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发展型消费的比重占到消费总支出的:
A.40%以上 B.50%以上 C.60%以上 D.70%以上
4.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图说明:中国的消费结构已经在总体上完成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过渡,进入了:
A.大众消费阶段 B.适度消费阶段 C.中等消费阶段 D.较高消费阶段
5.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1.5%和10.6%,教育和医疗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主要显示了:
A.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
B.教育、健康方面的支出是一种刚性消费
C.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存在比重过高的问题
D.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增长过快,影响到居民一般生活质量的改善
请根据表二和文字资料回答6—10题
|
城市家庭 |
农村家庭 | ||
金额(元) |
比例(%) |
金额(元) |
比例(%) | |
住房 |
1865.9 |
6.6 |
484.7 |
2.8 |
食品 |
9790.2 |
34.5 |
5751.0 |
33.3 |
衣着 |
1957.6 |
6.9 |
1171.7 |
6.8 |
医疗 |
2670.9 |
9.4 |
2141.6 |
12.4 |
交通 |
1425.0 |
5.0 |
1107.0 |
6.4 |
通讯 |
1482.9 |
5.2 |
965.8 |
5.6 |
教育 |
3170.5 |
11.2 |
2069.2 |
12.0 |
文化、娱乐、游泳 |
717.8 |
2.5 |
180.3 |
1.0 |
电费、水费等日常开销 |
1935.3 |
6.8 |
926.9 |
5.4 |
家用电器、家具 |
1010.7<, /P> |
3.6 |
567.3 |
3.3 |
日用品 |
467.7 |
1.7 |
313.7 |
1.8 |
人情往来 |
1849.1 |
6.5 |
1605.7 |
9.3 |
合计 |
28343.7 |
100 |
17285.0 |
100 |
表二: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可以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状况,但在调查中发现了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比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消费率明显偏低。
6.由“表二: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分析得出: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差异和问题主要是:
A.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差异较大,消费结构差异明显
B.教育、医疗等发展型消费呈刚性特点
C.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D.家庭消费率总体偏低,消费率随收入提高而边际递减
7.上述文字资料主要显示: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高,家庭生活水平就越低
B.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低,家庭生活水平就越高
C.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支出数额较低,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也较低
D.城市低收入家庭食品支出数额高于中等收入家庭食品支出数额
8.调查发现,城市低收入家庭平均食品支出数额为4898.8元,占消费总支出14321元的比例为:
A.24.2% B.28.2% C.34.2% D.38.2%
9.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低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主要是因为:
A.为了保证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而省吃俭用
B.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支出数额较高
C.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保险等消费数目较大
D.城乡低收入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一直不高
10.我国家庭的消费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其原因主要是:
A.与长期形成的勤俭持家传统有关
B.与中国家庭文化和消费观念有关
C.为了应对住房、医疗、教育等大宗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
D.消费品零售价格偏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A。解析:今年的山东资料分析来源于《光明日报》2009-01-20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从这个调查可以知道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的特点有4个: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中国总体上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城乡居民消费商品化程度较高,但消费层次存在明显差异;家庭消费水平呈阶梯层次分布,高收入家庭的数量扩大;大众耐用消费品
2. 【答案】B。解析: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与衣着类)的比重占到消费总支出,可以从图中直接看出:食品(34%)+衣着(6.9%)=40.9%。答案B正确。
3. 【答案】B。解析:注意对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的“等”的理解,实际上,电费、水费、燃气、家用电器、家具的这些也属于发展型消费,【注意“人情往来”除外】。试想,没有这些,你怎么生存和发展呢?所以这样一来,发展型消费就应该占到占到消费总支出的50%以上,答案B正确。
4. 【答案】A。解析:从调查结果及图中分析,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和衣着类)的比重约占到消费总支出的40.9%,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的比重占到消费总支出的50%以上。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已经大大超过了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比例,中国消费结构已经完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过渡,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5. 【答案】A。解析:从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1.5%和10.6%可以看出教育和医疗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这主要显示了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说明,教育、医疗的费用和支出,相对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来说,还存在过高的问题,从而使教育医疗支出负担过重,成为影响群众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并进而影响到居民一般生活质量的改善。所以A答案正确。
6. 【答案】A。解析:从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消费类型对比看,不管是住房、食品还是其他,城市家庭都要比农村家庭高,这说明城乡家庭消费水平差异较大,消费结构差异很明显。所以选择A。
7.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文字:在调查中发现了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比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是说明低收入家庭比中等收入家庭还过得幸福?很显然不是,实际实际上所反映的问题是低收入家庭的食品支出数额较低,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也较低,这样才会导致低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比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
8. 【答案】C。解析:此题非常简单。城市低收入家庭平均食品支出数额为4898.8元占消费总支出14321元的比例为:4898.8/14321=34.2%。故选C。
9. 【答案】A。解析:低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较低的特殊情况,主要是因为城乡低收入家庭为了保证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而省吃俭用。即就是说,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型消费,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消费,他们没有随收入水平的改变而表现出较大的消费弹性,而是具有消费刚性的特点。比如,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消费数额与中等收入家庭相当,消费比例远高于其他家庭;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医疗消费数额与中等收入家庭相当,消费比例远高于其他家庭。此外,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支出数额也较高。这些都说明,由于发展型消费数额和比例的增加,消耗了低收入家庭相当部分的支付能力,使其被迫减少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数额和比例,导致生活质量的降低。
10. 【答案】C。解析:家庭消费率是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也称为家庭消费倾向。消费率是用以表示家庭消费行为的指标,消费率高意味着人们舍得消费,消费率低意味着人们更倾向于把收入结余用于储蓄而不是提高消费。中国家庭的消费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即期消费率不高,其原因一方面是与中国家庭文化和消费观念有关,长期形成的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使得大多数中国家庭有积蓄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住房、医疗、教育等大宗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家庭长期筹集这方面的开支,压制即期消费。我国家庭的消费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应对住房、医疗、教育等大宗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家庭长期筹集这方面的开支,压制即期消费。所以答案C。
好仕途遴选
微信公众号:ahlxksw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