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关注微博
媒体报道,任志强再次公开唱多房价。他称,房价上涨,赚得更多的是购房者,而非开发商。“如果我们所有买过房子的人,按98年计算,30万的现在是500万,他们赚的一定比开发商赚的多……”
在商言商,作为行业代言人,任志强的任何一席话似乎都有着利益盘算,因此我们不能用社会责任去要求。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购房更赚钱”的理论当然不是一个伪命题,静态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一切,这也是全民炒房产生的原因所在,这里面既有心理因素,也确实有一笔效益可观的经济账。在房地产成本还是一个秘密的现实语境下,购房赚钱还是开发商赚钱似乎难有定论。
但勿庸置疑的是,房价涨得越凶,无论是炒房者还是开发商都将成为zui大的受益者,这是一个浅显的经济常识。可问题在于,“购房更赚钱”理论不仅是一个经济算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任志强此番论调之所以受到民众反对,便是忽视了民生考量。
如果房产只是一个孤立的商品,如同只具价值意义的黄金等贵重物品一样,其涨跌不能产生任何附带效应,那么其价格的高低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并不构成情感伤痛。不可否认,以今天的物价去衡量过去的房价,购房者确实赚了钱,很多小县城的房价,六七年前可能还只有五六百元一平方,到了现在也涨至三四千甚至更高,价格翻了多少倍很容易计算而得。但有一个前提是,大多数购房者购房都是自用,假若其以现在的价格把旧房卖了,并不能以当初的价格购一套新房,甚至不能购买到一套同面积的新房,其所赚又从何处而来?
此外,房地产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上下游涉及面极广,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房价的上涨势必“水涨船高”,从而拉动市场整体物价的上扬。因而,调控房价不仅是为了解决“居者有其屋”的问题,更是关系物价这一民生福祉,甚至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既得利益者,任志强抛出的这番高论,其表现的社会责任感,确实难以令人满意。
然而我们不难看出,尽管任志强抛出的言论总与大众期待和民生诉求背离,却往往一语成谶,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从各地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起起伏伏,到执行政策的犹豫不决,再到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模式的严重依赖,表明房产业背后有一个很庞大的利益关联者。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尽管调控大棒高举,房价依然在高价运行且在不同程度的上涨,这都给了任志强唱多房价的足够理由。而如何打破利益纠葛与盘算,避免被房地产以及地产商深度左右,是政策执定者和决策者需要下决心破解的一个难题,也检验着地方政府兼济民生的强度与硬度。
下一步中央将实施的城镇化,带来的是房价上涨还是下降还需要观察。不过,任志强的上涨论应引起决策层面的重视。时下,从一些地方的做法来看,在一些地方,城镇化被简单等同于拆迁征地,造成许多农民“被上楼”。如果城镇化被简单的理解为“造城运动”,甚至成为土地财政的又一春天,那么房价上涨便会出现在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的双赢之中,将会是民众的再一次失望,而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摆脱对房产地的高度依存而转型,也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故而,对于任志强的“高论”,除了批驳更应反思。
好仕途遴选
微信公众号:ahlxksw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