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关注微博
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公车私用”问题持续发酵,由此带来的浪费腐败更是触目惊心。前不久,一位北京小学生提出给公车上“红牌”便于接受监督的建议,在微博上被人们广泛评论和转发。
公车采购和使用作为“三公”支出的大头,多年以来一直未得到彻底根治,并且还衍生出了许多车轮上的腐败;越是遇到重大节假日,公车私用频频曝光,引发舆论非议,连小学生也不甘示弱,提出了给公车挂红牌的建议。表面上看公车挂“红牌”能压制一些公车私用,但从长远来看还是不起作用。
前几年的公车基本上都是O字头,他们穿行在大街小巷中特别惹眼,人们不禁要问,为啥人民公仆要享有特殊的牌号?难道他们就该高人一等?如今好不容易改弦易张,回归大众化统一管理之后,再挂一个“红色车牌”,岂能再一次凸显特权等级?挂上红牌简单,但烙印出的特权标签却扎眼!
退一步说,即使公车都套上统一的红牌,即使公众发现了公车私用情况,如果没有后续的制度保障,也难以持续保持。因为公车使用部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判罚尺度由他们自己掌握,他们完全可以变出各种理由进行搪塞,把私用当成公用,或者采取“虚假”问责,结果还是会落于形式。
对公车进行公开监督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可行的,但关键在于国家层面要有一个统一的顶层制度设计。要对公车数量和费用支出进行严格的限定,要尽快推行公车管理规定,不能任其无限制的增加公车数量或超标配置公车。唯有从源头上限定公车使用“奶水”,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公车私用等顽疾。
好仕途遴选
微信公众号:ahlxksw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