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考行测:下文推断分解动作
发布时间:2013.03.28  浏览次数:3713次   来源:尚邦公考

一、下文推断题及其特有规律

下文推断题是细节推断题的一种,是指根据已有信息,推测作者接下来解析的内容,如“作者接下来zui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下文可能谈到的是”等等。

下文推断题重在根据已有推知未来,因此有自己独特的规律:

1、排除三种信息:前文信息、本文信息与无关信息。前文信息,指从逻辑事理上说应该在前文而非下文出现的信息(可以打个通俗的比方,就是我们应该先吃早饭再吃午饭,而不是先吃午饭再吃早饭)。本文信息,指已经在本文中体现的信息,这种信息如果再在下文出现,行文就重复累赘。无关信息,指与本文主旨相去甚远或者说与本文基本没有联系的信息。2009年国考第62题完整地体现了这一规律:

2009年国考第62题:加拿大科学家在研究“威廉斯综合征”时意外地发现,有着音乐、数学天赋的人,他们的天赋其实是基因排列失常造成的,而且同样的基因失序也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大多数一出生就患有“威廉斯综合征”的孩子,他们体内的7号染色体错排了20个基因。在全球每两万人当中,就有一人会出现这种情况。

作者接下来zui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

A.基因失序与天才

B.什么是“威廉斯综合征”

C.“威廉斯综合征”的典型病例

D.7号染色体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答案为C,本文围绕基因失序展开,“威廉斯综合征”是基因失序的一种表现,文段末尾介绍了这一病症的病人都有基因失序的问题,根据就近原则当选C。A项实为本段主旨,B项从逻辑上应在前文而非本文出现,D项偏离本文主旨(基因失序)。

2、就近原则:与结尾处信息衔接zui紧密的为正确答案;

3、延续性:下文推断题往往是继续上文的话题,不会发生突兀的转折,即所谓“一以贯之”,故段尾信息往往是解题的入手之处。

二、解题指要

根据上述规律,我们总结出如下方法:

1、结构类比法

对于递进关系和并列关系,特别是并列关系,前后句在结构上,这里的结构既指形式结构,亦指逻辑结构,都往往是对称的,因此,根据前句的结构可大致揣摩出后句结构,推出答案。例如:

2008年国考第7题:中国很早就有鲛(jiāo)人的传说。魏晋时代,有关鲛人的记述渐多渐细,在曹植、左思、张华的诗文中都提到过鲛人。传说中的鲛人过着神秘的生活,干宝《搜神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虽然不断有学者做出鲛人为海洋动物或人鱼之类的考证,我个人还是认为他们是在海洋中生活的人类,其生活习性对大陆人而言很陌生,为他们增添了神秘色彩。

作者接下来zui有可能主要介绍的是(   )

A.关于鲛人的考证

B.鲛人的神秘传说

C.有关鲛人的诗文

D.鲛人的真正居处

——第yi句相当于总论点,其后所有内容都是讲鲛人传说,故B项显然错误,全段是总分结构,第二句谈鲛人的记述,第三句谈鲛人的生活,第四句谈对鲛人到底为何物的考证,这三句之间实际上存在递进关系。注意,第二句讲了鲛人的记述后,就以诗文佐证之,而诗文正是一种记述;第三句讲了鲛人的生活后,就以《搜神记》相关内容佐证之,由此类推,第四句谈到了鲛人为何物,以及学者的考证,接下来的内容应当是具体的考证内容,故选A。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