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遴选考试客观题(2)
发布时间:2016.11.22  浏览次数:6782次   来源:尚邦公考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主观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D.对各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5.《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6.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9.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我们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抓住主流,同时又不忽略支流。这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D.变化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10.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12.生产方式是()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14.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物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

  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

  16.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

  17.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表明()

  A.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它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C.它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中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D.离开科学技术就没有生产力

  19.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20.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

  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

  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

  尚邦遴选网参考答案:

  1-5:B D A B D 6-10:D D B C A

  11-15:A D C C C 16-20:A C C C B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