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辅导:常见概念辨析
发布时间:2016.01.29  浏览次数:4563次   来源:尚邦公考

  1.“增长”与“增加”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增长”与“增加”。“增加”一词所表示的是绝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基期数字所得到的差,它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水平。“增长”一词所表示的是相对数,是报告期数字减去基期数再与基期数相比较(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它反映了事物的发展速度。所以,增加和增长两个词虽为同义语,但在反映统计数字时有一定的差别,不能混淆。

  例如:某镇2001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是1486万元,2002年是1763万元。镇长汇报时说,我镇去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77万元,增加了18.64%。

  【分析】上面的表述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某镇2002年乡镇工业总产值比2001年增加277万元,增长了18.64%。

  2.“倍数”与“翻番”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倍数”与“翻番”。倍数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比值;翻番则指数量翻倍。两者都表示两个指标之间的比值关系,但前者是算术级,后者为几何级。例如基础量为A,若另一量是基础量的n倍,则另一量值为n×A;若另一量是基础量翻n番,则另一量值为2n×A。

  例如:“去年5月某景区的参观人数为12万人,今年5月该景区的参观人数增长了2倍”,则今年5月的参观人数是去年5月的3倍,即参观人数为36万人。

  “去年5月某景区的参观人数为12万人,今年5月该景区的参观人数翻了一番”,则今年5月的参观人数是去年5月的2倍,即参观人数为24万人。

  3.“百分数”与“百分点”

  再次,我们来分析“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zui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yi产业占的比重由1992年的23.8%下降到1993年的21.2%。从上述资料中,我们可以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yi产业占的比重,1993年比1992年下降2.6个百分点即21.2-23.8=-2.6,但不能说下降2.6%。1个百分点=1%。

  总之,数字是统计的语言,也是分析事物论事推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