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关注微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012国考行测)这些是哪个子曰过的?鹏程万里、庖丁解牛、庄生梦蝶、刻舟求剑这些故事,出自《老子》《庄子》还是《韩非子》?(2012国考行测)百家争鸣好不热闹!今天就带大家走进春秋战国,走近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当时学派很多,主要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这些并称为“十家”。由于小说家没有系统的理论,不能称其为一个学派,其他的九家又被称为“九流”。其中,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而各类公职考试也比较热衷于考察这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下面我们就先简单了解下这些“XX子”们:
一、诸“子”
| 
 人物  | 
 时期  | 
 思想流派  | 
| 
 孔子  | 
 春秋晚期  | 
 儒家  | 
| 
 孟子  | 
 战国  | |
| 
 荀子  | 
 战国  | |
| 
 老子  | 
 春秋晚期  | 
 道家  | 
| 
 庄子  | 
 战国  | |
| 
 韩非子  | 
 战国末期  | 
 法家  | 
| 
 墨子  | 
 战国初期  | 
 墨家  | 
二、思想的火花
(一)治国之道,你怎么看?
对于如何治国,各个学派说法不一。儒家认为“民为本”,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荀子也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韩非子、李悝、商鞅为主要代表的法家则提倡以法治国,主张严刑峻法。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老子则主张“无为而治”,然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靠万民的自为、自治。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的治国主张是“尚贤”,反对任人唯亲。
(二)代表思想
| 
 思想流派  | 
 人物  | 
 代表思想  | 
| 
 儒家  | 
 孔子  | 
 “仁”“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 
| 
 孟子  |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性本善”  | |
| 
 荀子  | 
 “制天命而用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人之性恶”  | |
| 
 道家  | 
 老子、庄子  | 
 “无为而治”  | 
| 
 法家  | 
 韩非子、李悝、商鞅  | 
 法治  | 
| 
 墨家  | 
 墨子  | 
 “兼爱”“非攻”“尚贤”  | 
(三)诸子的书和书中的成语/小故事
诸子的书其实很好记忆,孟子的书叫《孟子》,荀子的书叫《荀子》,老子的书叫《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的书叫《庄子》,这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论语》并非孔子所作,而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诸子的著作中,不乏有许多今天我们熟知的成语或者小故事:
《孟子》:杯水车薪、不言而喻、成仁取义、出尔反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好为人师、始作俑者、同流合污
《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载舟覆舟、锲而不舍
《老子》:上善若水、福倚祸伏、鸡犬相闻
《庄子》:鹏程万里、庄生梦蝶、庖丁解牛、相濡以沫、邯郸学步、朝三暮四、唇亡齿寒、越俎代庖
《韩非子》:自相矛盾、讳疾忌医、守株待兔、滥竽充数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