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关注微博
今天我们讲解的专题是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中的zui后3个解题技巧。
插值法
在资料分析题的计算技巧中,有一种方法经常被广大考生所忽略,这就是“插值法”。 插值法是技巧性较强、能节省大量速算时间的一种速算技巧。在考试中,如果能够发现可以使用插值法,将会使我们运算大为简便。
插值法主要有两种运用方式:
一、“比较型”插值法
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直接比较相对困难,但这两个数中间明显插了一个可以进行参照比较并且易于计算的数,由此中间数可以迅速得出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比如:A与B 的比较,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数C,并且容易得到A>C,而B<C,即可以判定A>B。
二、“计算型”插值法
在计算一个数值e的时候,选项给出两个较近的数A 与B 难以判断,但我们可以容易的找到A与B之间的一个数C,比如说A<C<B,并且我们可以判断e>C,则我们知道e=B(另外一种情况类比可得)。
【例题】2009年,某企业产值为34821.1万元,2010年增产8500.2万元,2010年该厂产值增长率为( )。
A. 25.03% B. 24.41% C. 32.58% D. 16.86%
凑整法
什么叫“凑整法”?简单的理解是指在计算过程当中,将中间结果凑成一个“整数”(整百、整千特别是一些方便计算的数),从而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
然而,在资料分析的计算当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凑成“整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由于资料分析不要求绝对的精度,所以凑成与“整数”相近的数是资料分析“凑整法”所真正包括的主要内容。
数学运算中的凑整法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1)加/减法凑整法
通过交换运算次序,把可以通过加/减法得到较整的数先进行运算。
(2)乘/除法凑整法
通过交换运算次序,把可以通过乘/除法得到较整的数先进行运算。
(3)参照凑整法
将一个数看成与之接近的另外一个较整的数来计算,然后进行修正的方法。
凑整法不仅仅是一种“运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运算思想”,需要应考者灵活应用并学会拓展。
说了这么多何为“凑整法”,很多应考者们还不是太明白,以下举例说明。
放缩法
“放缩法”在资料分析中也经常遇到,但“放缩法”一定不是盲目的放缩,下面我们将对此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
所谓的放缩法,假若证明不等式A<B成立,有时可以将它的一边放大或缩小,寻找一个中间量,如将A放大成C,即A<C,后证C<B,这种证法便称为“放缩法”。在数字的比较计算当中,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我们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
放缩法的常见技巧:
(1)舍掉(或加进)一些项。
(2)在分式中放大或缩小分子或分母。
(3)应用基本不等式放缩(例如均值不等式)。
(4)应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放缩。
(5)根据题目条件进行放缩。
(6)构造等比数列进行放缩。
常见形式:
若A>B>0,且C>D>0,则有:
(1)A+C>B+D;
(2)A-D>B-C;
(3)A×C>B×D;
(4)A/D>B/C。
放缩法能使得繁琐的计算过程简单化,但记住一个前提“在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或者数字相差明显的时候使用”。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