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言语中的枝叶:辅证
发布时间:2014.09.18  浏览次数:4260次   来源:尚邦公考

    做过言语题目的学员都知道片段阅读字数多,做起来较费时。但是细细分析片段阅读,你就会发现其实有些内容只是为了论证核心观点的正确性。因此对于这些内容是应该快读的,也就是本文所说的各种辅证要快读。这里介绍了两种种类型的辅证,希望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做题。

 

  一、 援引观点法

  在一个文段中出现一句名人名言或者是一家之言属于援引观点法。那我们思考一下,一般引用他人的话其目的何在?加强正面观点的正确性或者是树靶子然后再打倒它,所以核心观点往往出现在这些援引的观点附近,因此援引本身并不重要,在考试中要快速看,重点是寻找这些援引要加强的主旨句。

  例:孔子尝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并得到各种回答,尤其在汉代,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兴趣,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有时候人们确实觉得后者更重要,但这并非由于死本身,而是因为人们zui终分析认为,死是生的延续。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孔子关于生死的看法对中国人产生深远影响

  B.生与死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

  C.中国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讨论实际以生为旨归

  D.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答案源自讨论者的不同观念

  【解析】C.文段开篇引用孔子的话,其目的是引出作者想说的话“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此句为主旨句。

 

  二、举例论证法

  在言语中,例子往往是为了支撑核心观点,因此看到“例如、比如、打个比方……”等词时应该立即反应这些是举例论证,而非重要观点,要快速读。其次,各种数据、事例、人名、地名等一般都是例子,可以快速读。

  例:“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衣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这首老北京民谣形象地反映了老字号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荣宝斋的字画、亨得利的钟表、月盛斋的酱肉、张一元的茶叶、十八街的麻花、狗不理的包子……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构成了人们对悠悠岁月的珍贵记忆。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老字号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和意义

  B.老字号的诚信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信誉

  C.老字号沉淀、积累丰富的商业文化

  D.每家老字号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技艺

  【解析】A.文段一直到省略号前都是例子,其目的是证明zui后一句话观点的正确性。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