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发布时间:2012.10.09  浏览次数:8187次   来源:尚邦公考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一)提出过程
    1、首次提出。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下面是胡锦涛总书记本次讲话相关内容摘要。
当前,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继续抓好防治非典工作,全面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长远发展看,要进一步研究并切实抓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工作、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加强宣传舆论工作、狠抓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增强对外开放条件下做好工作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工作等9个方面的工作。
    2、正式提出。2003年10月份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第yi部分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其中第三条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本条内容为: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高层研讨。2004年2月16日,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结业式上作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
    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曾庆红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举办这次研究班,是中央为推动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是关键。只要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就会对全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4、党报专题。2004年3月22、25、26、28日,《人民日报》连续四次发表社论。这四篇社论分别是:《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一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二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三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水平——四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5、总书记阐述。2004年4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同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公开发表。讲话全文分三个部分,共8000多字。在这篇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产生、内容,树立和落实要把握的问题。同时论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国土资源、水利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是相关内容摘要。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胡锦涛说:“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胡锦涛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背景分析
    回顾以上提出过程,这们不难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理出一条思路。
    1、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深刻指出了非典防治工作中暴露出的社会管理问题,基础薄弱、体制缺陷,经济发展并不必然代表社会和谐。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通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真正使这次防治非典斗争成为我们改进工作、更好地推动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2、曾庆红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上讲话中强调了三点,我觉得可以简化理解为三句话:产生缘由、应对策略、纠偏需要。即: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纠正部分地方在错误政绩观引导下盲目追求GDP现象。摘录两段论述如下: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是内在统一的,都是为了解决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发展,把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yi要务落实得更好,这本身就是更大的政绩;而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所谓政绩,只能使发展陷入盲区和误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保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内在统一的,GDP是世界通用的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在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保持GDP的增长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作为综合经济考核指标,GDP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缺陷;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去对待现有的GDP核算制度,防止任何片面性、绝对化。
    3、拼资源换GDP增长有关的两组数据:
    半月谈2004年第4期刊登了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和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两组数据,说明“拼资源换增长”已走到尽头,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呼唤绿色核算体系已经势在必行。我理解这正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经济社会背景。
牛文元:
    一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其脆弱性,明显超出全球平均状况: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一个残酷的现实是: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
    二是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日益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
    三是我国这2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
国家环保总局:
    ──从上世纪50到90年代,每年沙化土地扩大面积从560平方公里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
    ──1952年我国人均耕地2.82亩,2003年人均耕地减少到1.43亩,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圈地”热潮中仅zui近7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被占耕地大量闲置。同时,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土地肥力衰退,我国的中低产田比例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3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的4/5。
    ──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4、权威解读4条
    中央为何提出科学发展观?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归纳成4条:
    第yi,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从"九五"以来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耗一度下降,但近两年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旧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回潮的势头。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的或者所加剧的。针对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在城市里也有两三千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怎样才能让城市和农村中生活困难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光是追求GDP的指标,它还应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生活和精神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我们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
    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建立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等,然而这些好的做法却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有所流失。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一些新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社会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去年非典疫情的突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来做。另外,过去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我们提出要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九五"到"十五"期间,我们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取得显著成就。但是从zui近两年的发展情况看,良好的局面又出现了一定的恶化。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一定要走降低能源消耗的路子,靠高投资、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许多社会发展问题,如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改善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过去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zui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康,国家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经济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
    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发展
    对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发展,鉴于本人学习不够深入,更兼理论水平的限制,作为一名基层普通党员,我理解可以将这个题目简化一下,从这样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是作为理论体系的成熟与指导思想地位确立,可以看中央全会决议中的表述;一方面是作为理论应用与深化,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体化,看政府和部门工作中的应用。
    (一)科学发展观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全会决议中的表述。
    1、十六届三中全会表述:十六届三中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yi部分论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放在该段末尾提出来。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十六届四中全会表述:十六届四中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科学发展观”一共出现6次。第yi处是在《决定》第二部分“五十五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的第三条“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举国的第yi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中,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二处是在第四部分“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yi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中,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项重要战略思想加以阐述。该段内容为: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zui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强薄弱环节,特别要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重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其他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重视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重视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
    3、十六届五中全会表述:十六届五中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发展观”出现10次,另有3处措辞为“科学发展”。在回顾十五时期巨大成就中,将明确提出并初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提出来。在《建议》第二部分,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大标题展开论述,旗帜鲜明地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在论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六条重要原则之后,强调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可以说,在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通篇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我们从学习的角度,也许可以这么理解,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理论已基本发展成熟,论述体系也较以前更加完整。
    4、十六届六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要内容是论述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进一步确立。
    (二)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具体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后,国务院在2005年作出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环境保护决定》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未来5-15年环保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环境保护决定》确定了七项重点任务: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决定》提出要充分认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环境保护决定》还强调,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逐步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坚持和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指标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评优创先活动要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对环保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建立问责制,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环境执法的问题。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追究责任。
作为一名安全生产工作者,一直觉得环保与安全是一对孪生兄弟,环境保护工作的逻辑理念在很多地方与安全生产是相通的。不少中央文件及政府工作报告就是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并提的。有时我甚至在思考,科学发展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定位,除了直接来源于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也得益于理论工作者们对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定位的空前重视与深入研究。
    从报刊、新闻和网站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国务院和各部委、相关领导和专家纷纷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具体贯彻落实意见。建设部长汪光涛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促进城镇建设发展”为题发表了讲话,提出了在城市规划领域的贯彻措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提出“科学发展观:产业协调发展当走新路”,促进行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人民银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货币政策运用,宣布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为我国近年来松紧适度、伸缩自如、运用得越来越娴熟的货币政策艺术再添新的一笔。
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背景之一,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yi、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2003年春发生的非典疫情以及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促使我们对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背景之二,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大作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经验全面、深入的总结。

背景之三,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关键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树立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背景之四,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实践证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期,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观念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暴露,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并形成了一系列发展理论。我们党大胆地吸收其中有益的成果,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来。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又是如何呢?
  现状一、中国经济增长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增长,主要依赖于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的带动;这些行业拉动了一批中间投资品性质的行业,主要是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化工等;以上两个方面又拉动了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的增长。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这批新的主导产业的快速增长的特点是:
  1.作为高增长产业群龙头产业的住宅和汽车产业,近年来其产品的80%至90%由居民个人购买。增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具有较为可靠的市场导向基础;大众消费使相关产业能够形成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
  2.这批高增长产业中基本上形成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总的趋势是,非国有企业和混合经济企业成为增长的主要力量。
  3.以若干龙头产业为先导,相应形成了几个高增长产业群。如汽车高增长产业群、房地产高增长产业群、机械制造高增长产业群、消费品高增长产业群等。
  现状二、人均一千美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关键时刻
  1.根据他国经验,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后,国家发展趋势会分化为两类:一类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人均1000美元后继续往上发展;另一类,如拉美等地的国家,人均达到1000美元后经济就停滞不前。原因在于,人均1000美元后,这些国家原来的比较优势降低了。比如,原来的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都比较低,生产要素的低廉吸引外资流入,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而人均1000美元后,这种优势会逐渐消失。有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不能有核心竞争力,成为发展的关键。
  2.人均年收入1000美元以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生活的要求出现多样化。1000美元以下是以温饱为主,到1000美元以后,对住宅、汽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环境保护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均有明显提高。而要满足这些需求,国家必须要有充足的财力,这也对财政税收等公共事业的制度安排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提出新的课题。
  3.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以后是一个关卡,因为这个时候,人的差别明显地表现出来,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集团。由于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加剧,世界上许多国家因此出现社会动荡。所以,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收入差别问题要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4.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人们对参政、议政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要求廉政建设,要求政策透明,要求政府的公务员能够受到社会监督。
  现状三、而与此同时,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1.腐败对经济的影响
  如果中国的腐败程度有所加重,中国经济增长的各个指标将下降。这一发展瓶颈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年增长率的影响是0.5个百分点。
  根据1992年一2002年全国处分党员干部数据并结合见诸报端的相关报道,每项处分指标,都超过了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其二,领导干部受处分的增幅,大大高于普通党员受处分的增幅。其三,高级干部受重处分(撤职以上)的比例,高于普通党员和普通领导干部受重处分的比例。
  2.失业、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的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人口之和已经达到总劳动力的23%,有将近1.7亿。如果加剧将导致低劳动生产率、低储蓄率,使资本结构下降,使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下降0.3一0、8个百分点。
  3.我国国民健康状况对经济的影响
  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估计,中国的艾滋病患者已经达到60万到130万,而且受感染人群正以20%~30%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近来有一些研究机构做了许多背景研究以分析这些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对劳动力生产率和单位资本产出带来的影响,结论触目惊心:在21世纪20年代中国每年死于艾滋病的人将达到170万到270万,在2020年将会有2000万艾滋病患者。这些因素将使得中国GDP的年增长率在2002~2015年间下降1.8~2.2个百分点。
  总体说来,我国国民体质呈下降趋势,七成中国人遭遇亚健康威胁、“白领”的比例更高。每七个中国人中,有一个营养不良;0到5岁儿童身高达不到国际标准;脑血管病已成中国人死亡的第yi主因;一亿多高血压患者、5000多万糖尿病患者、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万;性病、结核病等过去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慢性疾病患病率快速攀升,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现在我国居民提前得病、提前残疾、提前死亡的现象也大大增多。调查表明,一些小学生已有了高血压,中学生有了动脉硬化。十多年前到60岁才有可能发生的疾病,现在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就患上了,一些疾病的低龄化趋势十分严重。这导致许多人不得不提前结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疾病的痛苦折磨中度过余生。
  另据世界银行专家测算,过去40年,世界经济增长大部分可以归功于健康人群。我国卫生经济专家的研究表明,目前全国劳动力人口人均年患病天数为28天,每年累计病休47亿天,人均年病休6.5天。全国居民因疾病、伤残和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8%以上,疾病引起的医疗资源消耗相当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6%左右,且均有增高趋势。
  4.资源消耗严重
  2003年,我国消耗了2.6亿吨、超过全世界消耗量1/4强的钢铁,消耗了15亿吨、占世界总消耗量30%的煤炭,消耗了8.2亿吨、超过世界消耗量1/2的水泥,消耗了占世界消耗量13%的电,还消耗了2.5亿吨原油。全球10大环境污染zui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8个;中国城市河段70%受到污染;2/3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超标的环境中;中国的国土荒漠化以每年26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推进。然而,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才仅仅接近于全世界GDP总和的1/30。中国现在的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日本,而GDP却只有日本的1/4。
  几十年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在自毁家园:山在秃,水在臭,河流在干涸,草原在变荒漠。
  世界的资源就这么多。中国自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国家战略选择失当,以及接连不断的经济政治震荡,使得中国丧失了充分利用世界资源的发展机遇。失去了机会就不会没有代价。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增长本身可能就隐含了未来的经济社会不安全,甚至在未来某个时候局势出现爆炸性的综合性危机。一个资源枯竭的中国是一个不安全的中国。
  5.安全事故的高发生率、高死亡率。
2002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百余万起,死亡人数近14万,事故死亡人数超过5000人以上的10个省基本都是经济大省,其中8个省的事故死亡人数增加幅度超过GDP的增长幅度。
  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煤矿死亡总人数的4倍以上;特种设备的事故发生率是发达国家总数的5~10倍。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500亿元(约占GDP的2%)以上。
  6.经济增长没有很好体现效益效率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的增长。
  中国历年累计积压的库存(包括生产和流通领域)已高达4万亿元,相当于GDP的41%,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5%的比例。
  在注重财富的积累方面,西方国家它们的GDP增长率不高,但是财富积累很快。欧洲的百年老屋保存完好,使用自如,并且越老越值钱。反观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很多都得不到好的保护。新楼盖之前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不注重质量,过上10年20年看着不顺眼了、过时了,推掉了事。与西方国家正相反,中国GDP增长率很高,但是财富损失得也快,缺乏积累财富的观念。
  经济增长的价值判断有待改进。虚假无效的增长,短期行为的增长,不能持续的增长,结构失衡的增长,配置失灵的增长,机会主义的增长,偏离公正的增长,危害社会的增长,都不是发展的增长。
  6.社会心态的变化和社会观念的碎片化
  随着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观念也有碎片化的现象,即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体化倾向明显,过去围绕改革方式、路径和方向而产生的左与右、激进与保守、自由与权威之间的观念分野,已经被围绕关键性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新的阵营组合所取代。今后,社会观念的冲突将围绕着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健康、环境等具体的社会问题展开,随着问题的变化,争论的阵营也不断重新组合,这是社会观念冲突发生的一个新变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首先,我国是******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zui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yi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zui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zui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对科学发展观内涵和实质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不是枯燥的五个字,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的精髓可以用4句话概括:发展是其第yi要义,以人为本是其核心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其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其根本方法。在我们的理解中: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是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行动纲领,是我们共产党人执政决策的行动指南和依据。此外,科学发展观还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前两天请来为我们做辅导报告的党校丁守庆教授也讲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闪烁着我国古代思想家智慧光芒的哲学思想。因此,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的党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领域的应用
  专家们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五大转变:
  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存在于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还有的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借"统筹"之名搞新的形式主义,如有的打着"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的幌子,动辄提出搞什么"国际一流"、"超一流",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有的热衷于贴"标签"、炒概念,以口号代替对"五个统筹"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
  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二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一是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二是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有序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三是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四是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
  四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抓紧建立对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价的新的指标体系,不应仅仅考察GDP的增长,还要同时考核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其他指标,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五要进一步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决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在实践中形成新思路,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要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落在实处,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决定了科学发展观对全局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中国的特殊国情看,发展则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发展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难题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要看到:
  第yi,我国经济发展由缺乏财力难以兼顾解决长期积压的问题的阶段进入到了一个有较为充裕的财力开始能够解决长期积压问题的阶段。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23万亿美元的规模,一举赶上英国和法国,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1999年,全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了1万亿大关,2003年突破了2万亿大关,2005年突破3万亿大关。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历史起点。
  第二,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能够支撑我国快速发展的阶段进入到了已无力支撑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阶段。靠粗放型增长方式我国可以实现“三步走”的第yi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但不可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我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总量的5.5%,而我们消耗的能源占世界的15%,钢材占30%,水泥占54%。这些数字表明,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已经没有后续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势在必行。
  第三,我国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状况由可以为社会所承受的阶段进入到了社会越来越难以承受的阶段。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大量增加,规模趋于扩大,手段趋于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不协调已到了非下大力气解决不可的时候。
  第四,我国社会矛盾关系由不突出抓好主要矛盾就无法解决非主要矛盾的阶段进入到了不兼顾解决好某些非主要矛盾就难以继续抓好主要矛盾的阶段。虽然,社会事业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问题,相对于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而言不是主要矛盾,但是这些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在不断激化,成为了严重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如不投入更大的力量去解决,我们已经难以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主要矛盾。当前我国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决定了我们必须自觉地、坚定地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也决定了我们能够凭借20多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巩固已有的发展成就,破解面临的发展难题,创新发展的方式,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解决近30年来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好今后十几年、几十年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要求我们必须把以下重要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yi,必须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具体落实到定量化的指标上,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40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这个定量化的指标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
  第二,必须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由来已久,当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二元结构的特征极为突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决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前,我国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将难以根本扭转,而且,由于我国面临着国际上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和在国内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双重任务所造成的两难选择,实现我国的协调发展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因此,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按照国际上判断发展可持续性的标准,扭转我国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开发速率、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大于可再生资源消耗速率、环境污染排放速率大于环境对污染吸收速率的局面,还是一个要经历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而且随着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的高峰,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将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我国发展长期面对的突出矛盾。这些事实表明,坚持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要求。
  第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全体人民的事业,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切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yi讲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


    编者的话: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根据军委和总政领导指示,为推动部队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帮助官兵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今天开始,本报连续刊登总政宣传部组织编写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基层军官学习宣讲材料》全文。今天刊出“宣讲材料”第yi讲。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是当今世界进步的潮流。发展,也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基层军官是基层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和希望。认真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对于我们履行职责,做好工作,推进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既继承前人,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又勇于创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1.新认识,新境界,新飞跃———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有了关于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一般观点和看法。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发展观才真正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党。新中国成立后,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探索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了不懈努力,形成了一系列极为丰富的关于发展的思想。
    早在建国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问题。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发展理念,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yi要务,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治党治国的重大方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科学发展观的第yi要义是发展,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强调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就为我们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充分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体现了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相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符合我国国情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持久永续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科学发展观是整体推进的发展观。发展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和其他方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拓展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拓宽了发展的视野和领域,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以新的时代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的发展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既要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要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进步的潮流和中国人民致力于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崇高志向。
    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zui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规律,是指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客观的、必然的联系。一个政党善于从总结历史认识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政党。胡锦涛同志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既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又是对这一规律的自觉遵循和运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认识。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经济社会发展也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征。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环境。科学发展观准确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注重运用促进发展的有利条件,又强调着力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为我们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的的深刻揭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了什么?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zui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使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更加明确、更加清晰。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途径的深刻把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一个重大跨越。在我们面前,摆着两种前途:一种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另一种是盘桓不前,社会动荡。能否争取前一种而避免后一种前途,还取决于我们今后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就是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以前瞻的眼光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机制、提升发展质量,努力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就是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3.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么样发展———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体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所遵循的一般的、普遍的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发展观回答的是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么样发展等基本问题。
    为什么要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的全部实践活动。发展是一个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发展始终是中国社会zui核心、zui基本的内容,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yi要义和鲜明主题,贯穿于党执政兴国的全部过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执政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着眼于发展、围绕着发展、有利于发展,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千方百计谋求发展、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这就深刻揭示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是指导我们谋求发展的根本遵循。
    为谁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毛泽东同志曾把人民比作“上帝”,邓小平同志曾把人民比作“母亲”,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始终代表中国zui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深刻回答了为少数人发展还是为绝大多数人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我们的发展是为了中国zui广大人民利益的发展;深刻回答了着眼于物的发展还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谋求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回答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我们的发展不仅要造福当代,也要造福子孙后代。这一新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性。这就深刻揭示了“为谁发展”的问题,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
    怎么样发展?这既是一个谋求发展的世界观问题,也是一个谋求发展的方法论问题。以实现物质财富增长为目的的发展观,把社会的进步片面地归结为单纯的经济增长过程,把经济增长过程又片面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长过程。实践证明,这样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不符合党执政兴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要以全局意识统筹发展,以长远眼光谋划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发展。面向新世纪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防止“单打一”的发展;强调协调发展,防止“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防止“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发展。这就把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统一起来,把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与我们党执政并将长期执政的历史使命统一起来,把造福当代与造福子孙后代统一起来,科学指明了今后中国就是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以此作为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和行动导向。这就深刻揭示了“怎么样发展”的问题,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
    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进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
    1.一心一意谋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
    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帷幕。28年过去了,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累的宝贵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依据。同时,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拓展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视野、新领域、新实践。
    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zui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中国社会进一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这正是我们党任凭风吹浪打,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这就把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在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联系了起来。胡锦涛同志指出,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发展满足人民需要。兼顾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这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的宝贵实践经验。这一正确的认识能不能在今后的发展实践中继续得到贯彻,关系到人民群众能不能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科学发展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zui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就为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执政理念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说明,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现在,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科学发展观把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作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在转变经济体制方面,强调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强调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节约资源能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办法。这就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任务和要求。
    必须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不能脱离国情、超越阶段、急于求成,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三个必须”,也就是必须防止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必须处理好农轻重、积累与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较快增长;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避免大起大落。科学发展观运用这些成功的经验,开启新的发展实践,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无论对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一起抓,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实践经验。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同时,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有了经济的增长、政治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还不够,还必须重视社会建设问题。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社会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汲取借鉴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一些国家走了一条经济社会畸形发展的道路。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较快,但贫富差距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矛盾激化。高楼大厦掩映着大片的贫民窟,呈现出“发达的城市”与“凋敝的农村”的强烈反差,非但经济不能持续增长,反而陷入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之中,多年的经济成就毁于一旦。辽阔富饶的阿根廷,人均收入从上个世纪末的8000美元锐减到现在的2000美元左右,欠下的外债高达1300多亿美元,30%的人口陷于贫困,失业率超过20%。我们应该从这些国家畸形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中,汲取哪些深刻教训呢?
    第yi,经济的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中国家尤其要重视发展问题,但不能以GDP论英雄,把发展单纯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全面发展。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严重问题,难以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这就告诫我们,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发展不仅要有经济量上的增长,还要有经济质上的提高。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zui终将制约发展。
    第二,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而是一个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进步过程。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程度,既要看经济发展的水平,也要看包括文明素质、民主法治、生活富裕、社会保障等社会进步的指数。如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同步,往往会出现分配不公、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腐败等严重问题,导致社会不稳定。即使一时经济增长了,也难以为继,迟早也要掉下来。这就告诫我们,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综合发展,必须在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第三,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的每一次不合理利用,都导致了自然界作出报复性的反应。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一些国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深刻教训,为全人类重重敲响了警钟。这就告诫我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必须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互平衡的关系。
   3.破解发展难题的新思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的现实需要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启了新的思路,是在不断克服矛盾、战胜困难中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举措。
    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需要。拿城乡、地区差距来说,2005年我国农村人均收入3255元,比上年增长6.2%,但城镇人均收入增长更快,达到10493元,实际增长9.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科学发展观把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作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走的就是一条既能保持又快又好发展,又能缩小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路子。
    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的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饭碗是老百姓天大的事情。现在我国有13亿人口,年龄为15到64岁的劳动力9.09亿,比整个发达国家还多3亿以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面也还比较窄。科学发展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按照这个要求,党和政府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形成以劳动力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形成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要求。
    解决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公共教育、公共卫生、文化事业等各项社会事业体系还不完善、不配套,同经济发展相比还比较滞后,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一个突出问题。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一起抓,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将开创教育优先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日益提高的新局面。
    解决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矛盾加剧的需要。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取得很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尖锐,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
    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的需要。经济学有个“木桶定律”,是指经济结构不协调状态下的增长,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效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能源资源的瓶颈制约就难以打破,经济运行就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也难以长期保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之上,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三、实现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它既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世界上zui大的执政党、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zui多的大国,对全球、对人类负责的态度。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yi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样一个宏伟目标,既令人鼓舞,又十分艰巨,绝非轻而易举就能完成。迫切需要我们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拓宽发展途径。
    面向未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目标更加全面、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第yi,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8万亿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解决过去想解决而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我们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第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社会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我国正处于结构转换加快的时期,第三产业将有较大发展,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城镇化水平上升,收入分配结构也将发生新的变化等。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协调和全面发展。第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五,改革已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这既是通过改革促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我们必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深化各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大大深化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我们科学驾驭和运用这些规律,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与发展相关联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就是要求我们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善于统筹,善于协调,努力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能力。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到各项工作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就一定能够变为现实。
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感触,只要一谈到发展,其行为主体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担当,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远远超过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由此出发,其合理的顺延就逐渐地形成了导致“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源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发展概念的拓广为基础的。

中国发展面临6大严峻挑战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运行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zui为明显的特征,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发展的科学度量,包括三个有机统一的本质反映与宏观识别:

其一,发展的动力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构成了推进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动力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禀赋,以及对上述四种资本的合理协调、优化配置、结构升级以及对于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积极培育等。

其二,发展的质量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进化”、“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及其对于理性需求(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接近程度,构成了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质量表征。其中包括国家或地区物质支配水平、生态环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悦水平和文明创造水平的综合度量。

其三,发展的公平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对于贫富差异和城乡差异的克服程度,构成了国家或地区判断“发展”的公平表征。其中包括人均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平等参与的区际公平的总和。

只有上述三大宏观识别同时包容在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之中,存在的“发展形态”就具有了统一可比的基础,对于发展的追求才具备了可观控的和可测度的共同内容。

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7大主题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

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

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该战略目标的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

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科学发展观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

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

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成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赞成单纯为了保持环境而不敢能动地开发自然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调节和控制,达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时,也能相应地将环境能力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为此,一些地区在构造“循环经济”、“生态补偿制度”、“工业生态园”、“全过程无害化控制”、“绿色化学体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只有在上述7项内容被平行和全面地实现时,科学发展观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和有效的贯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早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就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全省在广泛而又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我感悟出:正是由于杂志社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我们才更好更快的形成“当代贵州”这个在贵州大地上响当当的媒体品pai。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上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首先,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zui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密切联系群众。其三,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
我们的《当代贵州》杂志从2004年整合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至始至终地把受众、把读者放在第yi位,对读者给予人文的关怀,不断地推动《当代贵州》杂志日益成为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喉舌;联系党员和基层组织的桥梁;探讨贵州跨越式发展的平台;展示当代贵州新形象的窗口。
《当代贵州》作为全省的机关刊物,受众不仅包括各级领导干部,还有很多基层党员。结合这个受众群体的特点,在2008年初的雪凝灾害期间,《当代贵州》杂志高屋建瓴,立足深度报道,推出评论员文章《雪凝面前激扬贵州精神》、《老百姓的满意度从何而来》,新闻观察《大灾中的执政考验》等在受众中产生重要影响的稿件。不少领导干部反馈这些报道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部群众战胜凝冻灾害的决心和信心。坚持“以受众为本”,在汶川大地震期间,当代贵州杂志社派出记者赶赴地震灾区,连续作出抗震救灾贵州备忘录等报道,刊发评论员文章《贵州精神在抗震救灾中闪光》,开辟贵州与四川并肩而战、灾区一线的贵州身影等系列专栏,让受众了解贵州人民不仅有抗击凝冻的不屈精神,而且有一方有难,我来支援的友爱、互助精神。坚持以受众为本,传播奥运信息。《当代贵州》杂志副总编辑参加奥运开幕式后撰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贵州代表团亲历》把现场的氛围分享给全省的读者。
近年来,在新闻的第yi现场,都有我们当代贵州人的身影。当代贵州人坚持把“以受众为本”,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刊的指导思想,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为宗旨,形成以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己任的传统,依靠人民群众、服务广大读者。我们当代贵州才能在黔中大地上,《当代贵州》杂志在一天天的被读者传阅,在影响受众的同时无时无刻的形成当代贵州这个媒体品pai影响力。
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当代贵州杂志社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品pai影响力,影响更多的可以影响的人,推陈出新,满足不同的受众的需求,创办了一系列期刊,铸造了当代贵州这个闪亮的媒体品pai。比如:《晚晴》杂志,不断围绕老年受众需求,探索改版之路。在中国期刊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关注老年生活的新型文化期刊。例如:当代贵州中旬刊影响力也在不断影响着那些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官员这些特定的受众;当代贵州杂志社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道路上不断创新,把受众细分,筹办出黔商、黔菜与美食等一系列黔字刊物。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党建网正不断的扩大影响,成为贵州乃至全国的重点网站。学习科学发展观,“以受众为本”的贯彻更为深刻的体现是当代贵州杂志社适时地推出当代贵州图片库。进入到今天的读图时代,受众在知识膨胀的社会中,对图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对图片的欣赏与选择也不断增强。贵州图片库的创办正是满足受众对图片的需求;为期刊能给读者提供更好的图片的服务。当代贵州一系列文化产业勃起正是伴随着“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不断在为受众服务,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产生影响力,不断地有力铸造着“当代贵州”这个媒体品pai的影响力。
2008年,《当代贵州》杂志创刊四年来,一直坚持 “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至始至终地把“以职工为本”放在杂志社发展的重要位置上,不断地探索杂志社管理机制,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想干事的人有事干,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我们《当代贵州》杂志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杂志社坚持“以员工为本”,不断提升员工政治理论素养,邀请懂政策、了解贵州省情的专家、学者给我们刚入行的年轻人上课,让我们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结合当前贵州省情把握当代贵州的报道重点,塑造当代贵州的品pai。
从2008年5月到当代贵州实习以来,我感受到当代贵州杂志社“以人为本”不断培养员工,不断的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请给我结果》的交流体会到《跟梁衡学新闻》的心得,每次的学习我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记得5月份第yi次听杂志社组织的双周五讲座,应邀而来的新华社记者杨俊江把他多年来新闻摄影方面的实践拿来与我们分享,我听到了很多在大学课堂上没有的实践知识。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他是如何定格重大新闻,用图片来解说多彩贵州的;他是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来挖掘大山的脊梁——陆永康的典型事例的。
现在,在全省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之际,杂志社以多种形式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使我们“当代贵州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在我们“当代贵州人”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能始终坚持“以人为
同志们!风潮汹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胡锦涛同志曾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改革发展事业正在进入关键时期(本文由范文之家www.ttshopping.net搜集整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的形式催使我们加速发展,新的任务需要我们真抓实干。作为当代贵州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受众为本,不断增强当代贵州品pai影响力。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苦干争先,为全面建设富强,靓丽,美丽,文明,和谐的“当代贵州”而努力奋斗!
第yi、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阶段的新任务、新环境和新条件提出来的;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后提出来的;第四、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观察世界大势、吸取国际经验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代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演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具有全面性,在发展方式上具有统筹性,在发展目的上具有人本性。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新的执政理念,是当代中国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赵凌云、张连辉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1]一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代发展观,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发展观辩证扬弃的结果。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历史地认识科学发展观具有启迪性,但该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演变的分期以及特征的概括值得商榷。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历史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形成的,传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思想。赵凌云、张连辉先生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年间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1979~1994年间的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1995年至今的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发展观[1](p.24)。我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发展观历经四个阶段,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前三代发展观基础上创立的第四代发展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研究》(05BKS013)的部分研究成果。
 
首先,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yi代发展观称之为经济增长导向型是不准确的,第yi代发展观既是经济增长导向型的,又是革命与建设“两个中心”式的。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yi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具有三个特点:一是1949~1978年间的发展观高度重视经济增长。新中国成立之时,百废待兴,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1953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50年代提出的“大跃进”战略和60年代确立的四个现代化战略都强调经济增长。二是1949~1978年问的发展观属于传统发展观。“大跃进”运动主要靠资源投入来支撑,超英赶美主要是钢铁指标,各行各业大办钢铁,犯了不尊重科学、违背经济规律的错误,导致经济增长效率低下。“大跃进”战略和四个现代化战略都没有提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当时人们也还难以认识到“向自然界开战”的口号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悖。三是在1949~1978年间,经济增长观没有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毛泽东在1956年正确地提出要从阶级斗争转向以社会主义建设为重心,但后来发动的1957年反右派、1959年反右倾以及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表明,当时是“抓革命,促生产”两个工作重心相互交替,1949~1978年问形成的是摇摆不定的经济增长导向型发展观。
    其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代发展观不只是经济发展导向型发展观,而是经济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观。1978年我们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轨道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发展轨道上来。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过去政治运动干扰经济建设的教训,一再强调要集中精力、始终如一地发展经济,并要求把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观。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没有停留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上,而是及时地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思想。1979年10月邓小平就提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1980年初,他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更明确地指出:“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他强调,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但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2](pp•249~250)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都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主与法制、改革开放与反对腐败要两手抓两手硬。据此我们说,我们党的第二代发展观是全面发展观。
    再次,把1995年至今的发展观统称为第三代发展观并表述为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是不妥当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代发展观形成于1989~2002年问,其特征是综合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20世纪80年代末,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受命于国内外风云变幻的特殊时刻,战胜了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开始两个根本性改变: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以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为主转变。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阐述了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yi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同年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3]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与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此可见,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的发展观是综合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观。
    zui后,应该把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定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代发展观,其内涵是不仅要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且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1999年3月10日,胡锦涛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第yi次提出科学的发展观。胡锦涛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按照市场需求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和流通。特别是在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尤其要强调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有良好效益的、能给人民带来实惠的发展……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诚心诚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4]。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概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的演变是一个逐步走向全面与科学的过程。前三代的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共同点是把发展作为主题和压倒一切的第yi要务,不同点是科学发展观是对前三代发展观的辩证扬弃与发展。历史地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实践基础和科学的理论依据。赵凌云、张连辉先生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视为全球发展观演变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国际背景,但认为三代发展观先后受到苏联发展观、西方经济发展理论、西方社会经济理论影响的看法却是简单化了。我们应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三个层面上,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演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依据。
    第yi,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的,不能认为只有苏联发展观、西方经济发展理论和西方社会经济理论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
    马克思主义zui重视发展,特别是强调经济发展。唯物史观zui基本的观点是,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zui终原因,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根源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目的是发展经济,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新中国成立的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依据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重视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奥秘,就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之中。科学社会主义展望的未来理想社会是一个生产力发达、生活富裕、全社会公有制、没有剥削压迫、高度民主和文明的社会。这一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导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提出了全面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特别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充分肯定了劳动的伟大与劳动异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共产主义革命的意义就在于消灭侮辱人、贬低人和摧残人的资本主义,建设作为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未来社会是人人得到尊重和关心、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来源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诚然,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在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经济发展、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思想对我们党的发展观的形成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第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第yi代发展观确实受到过苏联发展观的影响,但不能夸大这种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这样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提到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由于缺乏经验,建国之初,我们党存在照搬苏联模式的情况,主要是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也就借鉴了苏联的发展观。在借鉴苏联发展观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传统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发展观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的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这种体制对地方和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毛泽东zui先看出苏联发展模式与苏联发展观的问题,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5月,毛泽东在zui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要以苏联为鉴戒,要处理好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力。在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上,刘少奇和周恩来所作的报告都谈到了改进经济体制的问题,陈云的大会发言明确提出了区别于传统模式的经济体制“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这些都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道路的重要探索。可见,我们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打破苏联发展观的影响了。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第yi代发展观总体上没有跳出传统型发展模式,但与其把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观仅仅归结为苏联发展观的影响,不如从国情背景上加以解释。我们党是在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能否较快地发展,能否迅速地赶超发达国家,是党和人民的迫切愿望。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指出,我们应该赶过美国,“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5]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实现全面赶超是不可能的,只有从主要工业产品方面进行赶超努力,因此提出了大办钢铁的“大跃进”发展战略。可见,应该恰当地估价苏联发展观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yi代发展观的有限影响。
    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的演变吸取了人类关于发展问题研究的成果,但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经济发展理论、西方社会经济理论的影响来说明邓小平、江泽民时代的发展观和新世纪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当代国外发展观的演变历经了四个历史时期。第yi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经济增长观,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发展的主要标志。经济增长观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是片面的,“无发展的增长”对社会没有实际意义。当代国外发展观的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综合发展观,认为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教育、社会转型在内的综合发展。综合发展观把社会变迁与经济增长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与经济增长观相比是一个进步,但只强调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而未考虑到后代的发展仍是一个缺憾。当代国外发展观演变的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人类社会在获得经济空前发展时遭遇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问题的挑战,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当代与未来的发展关系。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yi次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21世纪议程》表明可持续发展观被各国所认同。这种发展观考虑到了人类代际关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早期的发展概念重“物”不重“人”。当代国外发展观演变的第四个时期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增长的zui终目的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人为增长服务。[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的也是一条从经济增长到综合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再到人本发展的道路,其指导思想的变迁与当代国外发展观演变的四个阶段基本吻合。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yi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经济增长,当时国外发展观也是经济增长观。邓小平没有停留在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上,而是与当时国外的综合发展观相契合,及时地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思想。我国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国际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相一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的贡献是在我们党发展思想乃至人类发展观演变的基础上,于21世纪初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中国从强调经济增长到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再从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到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的吸纳、扬弃和超越。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上分析,才能全面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的演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
 

 
    发展观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赵凌云、张连辉先生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指出了发展观既引导发展模式又蕴涵在发展模式之中的关系,有助于认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但认识不应到此为止,还要沿着这一认识路径,进一步揭示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相互作用机理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机制。
    第yi,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互动影响发展目标的确定,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具有全面性。
    赵凌云、张连辉先生认为,第yi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是工业化,第二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是四个现代化,第三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这种表述并不确切。
    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都是毛泽东等人提出的第yi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不够全面。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目标,四个现代化主要也是经济发展目标。邓小平后来以“小康水平”和“三步走”战略替代了“四个现代化”战略。邓小平提出的第二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体现了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的统一,党的基本路线是要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是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第二代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可持续发展不够。江泽民提出的第三代发展观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把发展目标从经济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这样的发展目标更宏大、更长远。
    胡锦涛提出的第四代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zui具有全面性。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7]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目标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
    第二,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互动影响发展方式的确定,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方式上具有统筹性。
    赵凌云、张连辉先生认为,第yi代发展观的发展方式是外延式与粗放式,第二代发展观的发展方式也是外延式与粗放式,第三代发展观的发展方式是内涵式与集约式。这种概括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把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方式混淆了。
    第yi代发展观作为经济增长观,将其发展方式概括为主要是外延式与粗放式是可以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发展观的发展方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发展观,其发展方式主要是综合式与协调式;第四代发展观的发展方式则是统筹式,科学发展观通过“五个统筹”,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城市、沿海发展快速,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也带来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经济与社会、改革与开放、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面对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这就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各方。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8]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克服注重城市、忽视农村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采取重大措施,扭转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就是要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做到了“五个统筹”,就能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
    第三,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互动影响发展目的的确定,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的上具有人本性。
    赵凌云、张连辉先生还认为,第yi代发展观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脱节的问题,第二代发展观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又产生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第三代发展观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这种观点把第三代发展观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作用仅看作是试图解决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脱节问题,没有抓住其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实际上科学发展观的zui大创新和zui大亮点就是它的人本性。
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认为,人是zui大资源、zui大财富,具有zui高价值,是发展的目的。其一,坚持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一切为了人民,既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又要满足人们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既要提高生活水平,又要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还要特别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需要,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其二,坚持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教育、就业、收入、财产等合法权益。其三,坚持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必须一切依靠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生产力中zui活跃的因素,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树立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演变的基本走向。毛泽东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内容,江泽民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胡锦涛进一步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创造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条件;实践的发展推动思想的解放,推动我们党提出与人本主义的唯心史观完全不同的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
    落实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21世纪头20年,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在物质文明方面,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 GDP总量从2000年的8万多亿元增长到35万多亿元,约合4万多亿美元,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长到3000美元,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文明方面,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精神文明方面,要实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在生态文明方面,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树立和落实具有人本性的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结论,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必须强调效率与公平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现既能有效创造价值又能公平分享价值的发展,实现人民群众作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与发展成果的享有者的统一,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样才能在实现人民利益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把人民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关于发展问题研究的成果,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蕴涵着崇高的人文精神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着世界观、真理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与历史地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引文献]
[1]  赵凌云、张连辉:《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3]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l997年版,第1463~1464页。
[4]  《人民日报》1999年3月10日。
[5]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6]  《发展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求是》2004年第5期。
    [7]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8]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2日。
能否具体谈一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李君如:背景之一,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yi、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解决好城乡差别问题、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2003年春发生的非典疫情以及抗击非典斗争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促使我们对发展问题给予认真的思考。

  背景之二,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大作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经验全面、深入的总结。

  背景之三,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根据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关键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树立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背景之四,是认真总结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实践证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期,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我国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观念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暴露,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并形成了一系列发展理论。我们党大胆地吸收其中有益的成果,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来。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