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
关注微博
尚邦遴选网材料分析背景: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各地景区门票便“涨”声四起,面对频频“破百”的票价,游客直呼“玩不起”、“游不起”。以古城西安为例,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华山门票180元、兵马俑150元、华清池110元。门票逢节假日涨价,难免“趁火打劫”之嫌,门票收入占到了陕西旅游总收入的七成。
门票偏贵已成为当前内地景区的普遍现象。统计显示,门票价格在100至200元的5A级景区已达35.38%,武当山、九寨沟等14个景区的门票价格高于200元,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票价高达245元。
“门票一贵,游客的其他消费自然变少。”长期从事导游工作的闫某说,门票贵会减少游客在整个旅游线路中的消费,对景区周边商家影响很大。“像纪念品之类的东西,现在很难再卖出去”。
2002年10月,西湖成为中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景区。2011年杭州市旅游总收入为1191亿元,是10年前的四倍。“免费西湖”的旅游模式不仅没亏,反而“赚”得更多。以一张门票拉动第三产业,是“免费西湖”给予的最大启示。今年节日期间,福建、山东、湖南等省市的部分景区纷纷效仿,推出免费开放项目以吸引更多游客。
尚邦遴选网问题:旅游发展如何突破“门票经济”?
尚邦遴选网解析:旅游发展过于依赖“门票经济”,反映出部分景区急功近利的“求财”心态,表明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旅游产业的结构亟待调整。产生“门票经济”的主要原因在于,旅游产业发展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配套链条。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产业,促进旅游休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旅游产业要突破“门票经济”的桎梏,必须落实好国务院《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尚邦遴选网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
坚持信息公开。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门票收入仍将是旅游业收入的重要来源,突破“门票经济”并不意味着门票不能涨价,但是门票涨价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景区自身、游客和相关营业者的利益,要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好听证会,将听证会的组织过程、参与听证各方人员的意见、听证结果的形成公之于众,做好信息公开工作,避免旅游资源成为景区独享的“唐僧肉”、“提款机”,确保民众从普惠性的国民福利中受益。
提高服务质量。质量是服务业的生命。针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不断高涨的游客出行数量,景区必须提供景区服务的质量。一是做好应急预案,提高景区工作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尤其是要做好节假日期间对游客观览的引导和疏散工作,避免因过度拥挤而发生意外和事故,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二是实施景区游览人数总量控制,保证游客在景区旅游的舒适度,使其“价有所值”,最大限度地避免“到景区看人”的尴尬。三是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大力挖掘景区接待潜力,在不影响游客体验性的同时,提高景区的承载能力。
打造配套产业。“门票经济”不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之策,必须构建涵盖“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文化积淀和地域特色,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领“门票经济”转型升级。
加强监督指导。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让政府和市场各行其道,各司其责。“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要充分吸取凤凰古城涨价导致的政府公信力危机和景区发展受损的教训,避免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错位,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和政策引导,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