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省人社厅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
发布时间:2016.09.28  浏览次数:5918次   来源:尚邦公考

2013年11月30日省人社厅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

(时间15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题:某校园食堂的浪费现象严重,保洁员的工作量增加,请谈谈你的看法。

    (主要测评要素)现象分析。

参考要点:

    (1)阐述热点背景。根据相关媒体报道,2013年5月以来,烟台大学七位餐厅保洁员以吃学生剩饭的方式提醒大学生勤俭节约,《中国青年报》刊发相关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尤其在大学生中引发热烈讨论。七位餐厅保洁员的举动,旨在为青年学子传递“勤俭是一种美德、勤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令人动容。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每个人都当有所触动并付诸

行动。

    (2)节约是一种习惯。教育部下发《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针对目前部分高等学校食堂餐桌浪费情况仍然比较严重的现象,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建设节约型校园,开展反对餐桌浪费专项行动。

    (3)不能让“勤俭”教育成为“一阵风”。修身,则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齐家,则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治国,则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可以说,节俭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勤劳是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躬行节俭,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反之,如果每个人都浪费,那又将造成多么巨大的损失。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每一位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素养,也是我们这些大学生、青年人应该自觉践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节俭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尊重粮食、尊重劳动,也尊重自己。但是不能让‘勤俭教育,成为一阵风,要让勤俭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观念和习惯,在高校建立一种以勤俭为荣的约束机制。

 

    第二题:单位老同志把任务都交给你,造成你的压力很大,你怎么办?

    (主要测评要素)心理调适。

参考要点:

    (1)我认为工作紧、任务重、压力大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样有利于自己的提高,应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创新性地去开展工作。对此,我应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老同志交办的“任务”。

    (2)我会在日常的工作中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请教,学习他们的业务知识、工作技巧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请他们给予我帮助和指导,以快速适应单位的环境,熟练掌握业务技能。

(3)刻苦钻研业务,根据日常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将日常工作和老同志交办的工作结合起来,分清轻重缓急做好统筹安排。

 

    第三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民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主要测评要素)综合分析。

参考要点:

    (1)民生的改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深刻阐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是高度的政治清醒,更是坚决的责任担当。

    (2)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具体体现,需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这就要求政府要有长期抓、坚持做的决心和作为。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接力奋斗、持续努力,杜绝临时观念和等要靠思想。要狠抓落实、一抓到底,切忌虎头蛇尾、一曝十寒,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不断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善于涉险滩、破难题,以更大的勇气、更坚的决心、更强的魄力,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不断刷新“民生高地”的惠民高度,让老百姓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构,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当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交织在一起,一定能迸发出改变命运、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推动中华民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