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共管理考点分析及模拟2004
发布时间:2011.09.20  浏览次数:6424次   来源:尚邦公考

第五篇 公共管理

第yi章 绪 论

第yi节 公共管理概论

一、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为解决公共问题,维护于实现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运用公共权力依法对公共事务进行公平有效管理的社会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解决公共问题,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公共管理的手段是运用公共权力。在此基础上,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理解公共管理于其他管理之间的关系。

二、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公共问题●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公共资源●公共服务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组织如何依法运用公共权力,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进行公平有效管理的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客体、公共管理过程、公共管理手段、公共管理环境。

三、学习公共管理学的意义

第二节 公共管理发展趋势

了解新公共管理产生的背景及理论渊源,掌握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熟悉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 公共管理效率

公共管理效率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开展公共管理活动所获得的管理成果、效果于其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项公共资源投入的比率。其特征有:综合性、层次性、可测定性、相对性和滞后延伸性。

在上述基础上,掌握公共管理效率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公共管理效率的分类,理解公共管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四节 公共管理环境

公共管理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及影响公共管理活动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主要特征有:广泛性、复杂性、差异性、变异性。

在此基础上,要理解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环境的辨证关系;掌握公共管理环境的分类;了解我国现阶段公共管理环境及其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第二章 公共管理职能

第yi节 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与特征

公共管理职能是指公共管理活动的主体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应完成的任务。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含义:公共管理职能实施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包括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公共管理职能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职能包括公共管理的职责、基本手段和作用;公共管理职能实施的前提保证是公共权力;公共管理职能的实质,反映了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及其他管理之间的社会分工关系。

在此基础上,了解公共管理职能的地位与作用,掌握公共管理的职能体系和特征

第二节(略)

第三节 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

要求:熟悉和掌握中国公共管理基本职能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大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 公共组织

第yi节

公共组织是以公共事务为工作对象,以实现公共利益为追求目标或首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公共组织从管理主体角度可以划分为政府组织(其核心是行政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第二节 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而依法建立的有职位设计、人员配备的统属关系和办事程序的机构实体。在我国即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

在此基础上,掌握行政组织的构成要素,熟悉行政组织的特点,并掌握我国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构成。

第三节 非政府公共组织

非政府公共组织(NGO)的定义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在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是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一些原先由政府行使的公共管理职能逐步转移、下放或还给某些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甚至民办非企业单位行使。这些组织依法进行登记,并经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委托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因此,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定义一般可以概括为:不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承担部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除了政府组织之外的独立机构。它一般具有非赢利性、为公共服务的目的性、存在于行政机关之外的独立性与政府公共管理价值趋同等特点。

第四节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部分。前者是整个公共组织系统,为了保证其工作的性质与人力资源的整体结构的相互匹配以及发展的需要,对公共组织内外人力资源供求状况进行宏观和长期统计、预测、规划,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政策、管理权限和管理标准,维持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流动和人才市场的秩序等管理。其目的是奠定和发展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良好环境。后者指公共组织依法对本部门内现实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管理的活动和过程。

在此基础上,熟悉和掌握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任务;公共组织人力资源配置;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等内容。

第四章 公共领导

第yi节 公共领导概述

1、公共领导。公共领导就是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各级政府机关或其他公共组织的行政首长或领导集体为实现政府制定的各种公共政策目标,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而实施的决策、指挥、协调、控制、监督等管理活动及其过程。包含五种要素:公共领导环境、公共领导主体、公共领导客体、公共领导手段、公共领导目标。

在此基础上,了解公共领导的特点,掌握公共领导的作用。

2、公共领导体制。公共领导体制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领导权限的划分和组织结构的设置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包括机构设置、领导权限划分和机构之间的关系模式。其中,领导权限划分是领导体制的核心。我国公共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是:人民群众的主任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央集权式的领导与管理。

3、公共领导者。公共领导者是指公共组织中依法担任领导职务,承担相应领导责任并行使法定领导权力的个人和集体。

公共领导职位是指公共领导者在公共组织中的法定地位和工作岗位。

公共领导职权是公共领导者在其工作岗位上依法享有的履行其岗位职责的法定权力。

公共领导职责是指公共领导者在履行职权的同时必须承担的与其职位相对应的责任。

职位、职权和职责构成了公共领导者的三要素,它们互为条件、形成平等的对应关系,职位越高,职权越大,职责越重。

在此基础上,掌握公共领导者的素质要求和领导群体结构科学化的组成要件。了解领导科学理论各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领导艺术的运用。

第五章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主体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或服务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管理公共事务,配置公共资源和分配公共利益,依法制定和实施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规章、制度、措施、办法的总称。它包括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的目标取向、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

在此基础上,掌握公共政策的特点、功能、分类,熟悉公共政策系统(它由信息子系统、咨询子系统、决断子系统、执行子系统、监控子系统构成)和系统运行环节(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政策终结)。

掌握公共问题、政策问题、公共议程、政府议程的含义;了解建立政府议程的途径;熟悉政策制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掌握中国政策制定的过程、特点以及科学化的实现途径;理解公共政策分析过程,掌握公共政策评估的意义及准则。

第六章 公共政策执行与协调

政策执行就是公共政策执行者通过运用一定的公共资源与管理手段,让政策对象接受并遵循公共政策,zui终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和内容的行为过程。其特点有:强制性、综合性、具体性、效率性、动态性、创新性。政策执行的原则是:人本主义原则、规范高效原则、灵活创新原则、服务至上原则、检查督促原则。

政策执行的过程由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反馈阶段构成。政策执行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手段。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有:政策执行体制、政策方案、政策执行者、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环境等。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应该遵循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创新性和合理合法的政策变通,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重点把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主要表现形式、形成原因以及杜绝该类现象产生的措施)。

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应注意沟通与协调。沟通与协调以公共管理信息为基础。公共管理信息是指反映公共管理运行、状况以及直接关联公共管理职能活动的各种情报资料、数据图表和各种信号。

在此基础上,掌握公共管理信息的特征、处理程序。

公共管理沟通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管理系统中组织机构、公共管理人员之间互通信息、交流信息、统一认识,以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行为或活动。

在此基础上,掌握沟通的类型及其改善的方式。

公共管理协调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政策执行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改善关系、调整行为,以期协同一致地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管理活动。

在此基础上,熟悉协调的主要任务和分类;掌握协调的方法。

第七章 公共管理监控

第yi节 公共权力与责任

一、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公共管理主体管理公共事务所享有的合法资格和相应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其含义有: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公共权力的客体指向是公共事务;公共权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国家行政权力;公共权力的实现基础是公共资源。其特征是:公益性、法定性、强制性、不可处分性、优益性。

在此基础上,了解公共权力的构成与配置。

二、公共责任。公共责任是指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人员按照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公共管理纪律与道德规范所应承担的义务,以及违反这种义务时所应承担的否定性后果。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行政纪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四种基本类型。主要含义有:公共责任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人员;公共责任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行政纪律和公共管理道德规范;公共责任内容包括公共管理义务、责任关系、违责后果和责任追究方式等。我国公共管理的责任本身的构成:对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负政治责任;对国家权力机关负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对国务院和上级行政机关负行政责任;对国家司法机关负法律责任;对公民和社会负行政和道德责任。

第二节 公共管理监督

一、公共管理监督。公共管理监督是指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公共管理主体及其所开展的公共管理活动所实施的检察和督导活动。公共管理监督的主体是多元的,监督的客体是特定的,监督的内容是广泛的,监督是一种法治监督。

二、公共管理监督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加强公共管理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需要;是深化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实现公共管理法治化的需要;是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作用:保障作用、预防作用、补救作用、促进作用。(了解公共管理监督的原则)

三、公共管理的监督体系。公共管理的监督体系是指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多元的监督主体在对公共管理进行监督时的任务和权限的划分。以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的关系为标准,公共管理监督体系可划分为内部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体系。内部监督体系时指公共组织内部建立的自我约束、自我制衡的完整体系。包括一般监督、专门监督和特种监督。外部监督是只公共管理主体以外的各种监督主体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异体监督。主要由政党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四部分组成。

第三节 公共管理控制

一、公共管理控制。公共管理控制是只公共管理控制主体(组织或个人)依据国家法律和公共政策目标,行政公共权力,检查、调整、维护或改变公共管理行为,纠正管理偏差,确保公共管理活动向既定目标发展的管理活动。

在此基础上,了解控制的类型、原则、程序以及控制措施。

第四节 中国公共管理监控体系建设

一、我国现行公共管理监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监控机构内在动力不足;监控机构领导体制不顺;监控机构缺乏整体功效;监控机制和功能不健全。

二、完善我国公共管理监控体系的措施主要有:强化监控机构的动力机制;改革监控机构的领导体制;健全监控机制与功能;重视社会公众的监控。

第八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yi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一、公务员和公务员制度。公务员是指国家公务人员,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在我国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了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制度是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制度。

在此基础上,了解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发展,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我国总的指导原则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德用人标准;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

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民主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法制管理原则;功绩原则;

在此基础上,熟悉我国公务员制度与国外公务员制度的区别,与我国传统人事制度的不同。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行为规范

国家公务员义务是指法律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得约束和强制。其基本内容有: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公务;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公正廉洁,克己奉公;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国家公务员权利的内容: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依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辞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二、职位分类。职位分类是职按照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把所有职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科学分理地设置职位,规范职位内容,为人事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人事分类方法。我国职位分类的主要内容是:职位设置;制定职位说明书;确定职务;确定公务员的级别;职位管理。

在此基础上,熟悉和掌握公务员从录取到退休一整套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重点掌握录用的基本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考核的主要内容(德、能、勤、绩,以绩为中心);奖惩德有关规定;公务员职能升降、任免、交流与回避等内容。

模拟试题

一、填空: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

2、公共管理的依据是

3、公共管理效率根据其实现的程度进行分类,可分为计划效率和 。4、根据宪法规定,我国行政机关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 。5、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英文缩写是

6、领导激励理论中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 。7、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一般包括① 立项 ② 起草(设计)③ 审查④ 决定和

8、我国公共管理内部监督体系主要包括一般监督、专门监督和

9、我国公务员回避的种类分为任职回避、公务回避和

10、行政机关辞退公务员的肯定性条件包括五种情形,其中之一是: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 天,或者一年累计超过 天。

二、单选(10分)

1、根据公共管理效率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 )

A、正效率和负效率 B、个体效率和群体效率

C、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 D、计划效率和实际效率

2、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主要由两大职能系统构成,即( )

A、程序性职能和任务性职能 B、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

C、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 D、指导职能和服务职能

3、西方领导行为理论中管理方格图的设计者是( )

A、罗伯特·布莱克和简·莫顿 B、菲德勒

C、保罗·赫塞和肯尼思·布兰查德 C、马克斯·韦伯

4、我国行政系统内部专司监督的部门是( )

A、监察机关 B、检查机关 C、纪检机关 D、仲裁机关

5、我国行政组织的层级共分为( )

A、4级 B、5级 C、6级 D、3级

6、西方激励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洛 B、赫塞 C、西蒙 D、威廉·大内

7、我国权力机关对政府实施的监督权主要表现在决定权、罢免权、质询权、视察检查权和( )

A、处理权 B、通报权 C、审查权 D、强制措施权

8、西方公务员制度zui早产生于(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9、我国历史上采用科举取仕的制度始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0、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的时间为( )

A、1990年1月1日 B、1991年10月1日

C、1992年1月1日 D、1993年10月1日

三、多选(10分)

1、公共管理效率的特点有( )

A、综合性 B、层次性 C、可测定性 D、相对性 E、滞后延伸性

2、公共管理效率根据主体进行分类,可分为( )

A、个体效率 B、全体效率 C、决策效率 D、管理效率 E、执行效率

3、公共管理的社会环境包括( )

A、经济环境 B、政治环境 C、文化环境 D、资源环境 E、战略环境

4、公共管理程序性职能包括( )

A、决策职能 B、计划职能 C、组织职能  D、协调职能 E、控制职能

5、公共管理任务性职能包括(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军事职能 E、外交职能

6、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 )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督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E、组织实施

7、我国行政机关包括( )

A、领导机关 B、职能机关 C、辅助机关  D、监督机关 E、派出机关

8、中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范围主要有( )

A、社会团体 B、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 C、民办非企业单位

D、律师事务所 E、会计师事务所

9、西方学者提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领导激励理论有( )

A、需要层次理论 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

D、权变理论 E、领导特质理论

10、政策执行的手段一般说来主要有( )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纪律手段 E、思想手段

11、公共管理外部监督体系主要包括( )

A、政党监督 B、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C、国家司法机关监督

D、社会监督 E、专门监督

四、判断题(10分)

1、公共管理就是行政管理。

2、公共管理追求的目标是效率与公平。

3、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实行中央集权的领导与管理是我国公共领导体制的基本特征表现之一。

4、情境领导理论的提出是菲德勒(赫塞和布兰查德)

5、公共议程就是政府议程。

6、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来完成政府职能。

7、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产生的措施就是建立合理的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制度。

8、公共管理责任主体是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人员。

9、在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共产党的监督属于内部监督。

10、只有国家行政机关才能对公务员实施奖励。

五、简答题

1、简述学习公共管理学的意义。

2、简述我国公共管理责任体系的构成内容。

3、简述企业家政府模式的主要观点。

4、简述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与任务。

5、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与国外公务员制度的不同之处。

6、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六、论述题

1、试述公共管理效率的地位与作用。

2、试述中国政策制定科学化的实现途径。

3、试述“上有对策,下有对策”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4、理论联系实际,谈谈加强公共管理监督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公共组织 2.宪法和法律 3.实际效率 4.执行机关 5.NGO 6.斯达西·亚当斯 7.公布 8.特种监督 9.地区回避 10.15,30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